美术对于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感性和形象思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很多家长对美术教育并不了解,盲目随波逐流,甚至还有些认为孩子坐不住,让他学美术就能改变,这表明家长们存在一定的误解对儿童美术的看法。
误区一:过分强调技巧轻视想象
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画的图案不是圆的、不是方的、不是准确的而感到烦恼,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未能从孩子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出发,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求和对兴趣的培养。儿童绘画并不需要所谓的技巧,而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如果仅仅教给孩子绘画技巧,可能会吓到孩子。孩子们在画画时并不怀疑自己的技能,无论多么复杂的场景,在经过他们的思考之后就会变得简洁;再简单的事物,只要是经过孩子们的手绘出来,就会变得生动多彩。这就是儿童绘画的魅力所在。
误区二:以成人眼光看孩子作品
孩子经常被要求学着画的时候要“像”,横要平,竖要直,将画画的“像”和“不像”当作学画的终极目标。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孩子们对画画变得胆怯,反复擦改,小心翼翼,缺乏创造力。孩子们和成人在画画是否“像”的问题上看法不一。孩子们在画画时凭直觉行事,他们认为只要突出主要特征,夸张重要元素就是最关键的。家长在评价孩子的画时,不应该拿画里的形象与现实进行比较,应该更新观念,其实孩子的幼稚也是一种美,应理解孩子学画时的幼稚和合理性。
误区三:把家长意志强加给孩子
家长如果看到孩子把小草涂成黄色或红色就要求孩子改成绿色,看到鱼画在天上,就指导孩子鱼应该画在水里,这样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幼儿学画不应该只学习画出“看”到的东西,更应该学习画出“想”到的东西。只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才能体现灵魂,才是反映儿童内心的真实写照。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涂画,随心所欲,这对他们来说非常愉快和重要。通过绘画过程,他们能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误区四:粗暴阻止孩子涂鸦行为
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涂鸦玩耍,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能提高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让小手的肌肉得到锻炼;涂鸦也是小孩子表达情感的视觉符号之一。父母可能无法理解孩子凌乱的线条,或刷墙般的色彩斑斓到底要表达什么,但可以透过观赏画作和耐心与孩子交谈,来了解孩子的涂鸦内容。及时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心理需求,并适时疏导不安的心理,对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培养良好的情商非常有益。
误区五:忽视孩子创作习惯养成
五岁以下的小孩在绘画时需要成年人全程陪伴,在不打扰他们创作的前提下提供帮助,例如倒水、洗刷毛笔、挤颜料等。尊重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创作自由,并非置之不理。美术的教育不只是简单作画或捏泥巴,更包括从提起纸和笔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创作习惯,通过美术活动中的细节来培养塑造良好品格。只有懂得生活、养成好习惯、拥有优秀品格的人,才能创作出真正美丽的作品。
正解一:培养孩子美感和审美情趣
儿童对美的感受是直觉的,虽然还很幼稚,但已开始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儿童欣赏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审美觉悟。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生活学习环境,并通过包括绘画、泥塑、剪纸等在内的各类美术活动,让孩子将美好的体验和真实情感融入艺术创作,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正解二:使孩子个性得到自然发展
英国著名艺术家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促进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孩子的画作多为抽象,线条弯曲不规则,图形不受限制,看似混乱却内容丰富、充满想象。通过绘画,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们指着自己的画作,通常都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正解三:挖掘培养孩子的创造潜能
艺术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训练更多的专业艺术家,而是借此启迪儿童成为欣赏和创造艺术的人。幼儿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按照美的规律创作美的作品;激发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通过艺术熏陶完善幼儿的个性,让他们健康、充实地成长。
美术对于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感性和形象思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详情]
既然是初级阶段,那么肯定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但即使是零基础,也必须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入门阶段需要学习的儿童美术类别也有不同的选择。这是根据孩子各自年龄阶段的特点来确定的 [详情]
简笔画跟模式画里面的绘画技巧,孩子模仿起来很容易,短期看起来很有效果,可是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些孩子离开了老师跟范本,根本无法自由创作。 [详情]
绘画是一种不同于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绘画,孩子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同时,它还能锻炼孩子脑、眼、手的协调运动,培养他的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越来越聪明。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美术兴趣呢?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