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收益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累计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等。盈余公积是具有特定用途的累计盈余,是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累计资金,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等。
2.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历年留在企业的利润,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
本年年初留存收益指本年年初盈余公积加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的内容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如果是留存收益以外的变动或者留存收益内部变动,不影响留存收益总额。资本公积转增资是留存收益以外的变化,盈余公积转亏是留存收益的内在变化。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留存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会计科目中,留存收益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因此,留存收益在会计科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范畴。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科目。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内部积累。其中盈余公积金是有特定用途的滚存盈余,未分配利润是无特定用途的滚存盈余。
利润留存是指公司税后利润与应付现金股利之间的差额。
利润留存率=税后利润-应付股利
利润留存表明公司的税后利润有多少用于支付股息,有多少用于留存收益和扩大经营。利润留存越多,说明公司更加注重发展潜力,使企业的发展不会因为分红过多而受到影响,利润留存过低,或者说明公司生产经营不顺利,不得不用更多的利润弥补亏损,或者分红过多,发展潜力有限。
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留存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是指按照有关规定从企业净利润中提取的累计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股权是股份公司和企业投入的资本,既包括普通股,也包括优先股。股权属于所有者权益的范畴。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立“股本”科目;除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他企业应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核算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或减少。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可用于分配利润,但股本不能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