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高考基本能力测试,以及2021年高考体育考试科目及标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2021年高考体育考试项目分为:身体素质项目、专项技术项目、辅助技术项目三部分。专业考试成绩满分为300分。
1.身体素质项目(满分150分):100米跑(90分)、5米三向折回跑(60分)。
2.专项技术项目(满分100分):考生可在田径(100米除外)、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游泳、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跆拳道中任选一项。
3.辅助技术项目(满分50分):篮球往返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排球传球垫球、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游泳。
考生只能在上述四个辅项中选择一项参加考试。且不得选择与其所报专项相近的项目,即篮球专项的考生不得选篮球往返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排球专项的考生不得选排球传球垫球,足球专项的考生不得选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游泳专项的考生不得选游泳辅项。
高考体检主要检查什么,需要脱光吗?先肯定的说,不需要。具体分析如下——
高考是重要的,但是拥有合格的高考体检证明是考重点高校的基础。为了确保参加高考的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高考体检结果。
高考体检很重要吗?医生:这些方面不合格,高考不予毕业。因此,高考体检成了人们目前关注的话题,那么,那几个方面的体检不合格会被学校退档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视力、色觉等眼科问题是高考体检不合格而被重点高校退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视力问题会影响以后你在某些重点高校无法完成学业而让你悔憾终生,所以教育部门会给高考生一定的体检要求,让你了解自己的视力不足,在填报志愿时排除那些你不符合要求的重点高校。例如,综合性重点高校的航空专业,飞行员,某些化学专业等对视力要求极为严格,体检可以让你早了解,早做好准备,防止浪费一个志愿的填报,甚至被高校直接退档。
其次,就是比较难见的一些严重的疾病。例如,患严重心脏病者,肝功能不正常者,患结合病者等。因为重点高校是很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为了让学校建设的更美丽,更具有活力,综合素质更高,它们便舍弃一些身体素质不佳的大学生。
虽然这是现在大学的弊端,但是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我们只能好好锻炼身体,维护自己的身体机制,否则,还没有参加高考的战场就让社会将你淘汰。不过,现在已经有部分大学慢慢接受这类大学生,相信未来教育机构会整治好的。
最后,高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体检也不会太影响你的高考,但不要认为只要被大学录取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大学的专业各有各的要求。例如,你的嗅觉不好,化学专业就不会录取你;你有慢性气管炎,食品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就不会录取你。千万不要将高考体检不当回事,即使你侥幸被录取了,重点高校还是会因你的身体缺陷而劝退你。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还白白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了该奋斗的时候。
至于具体哪些专业有哪些要求就得看该学校怎么要求的了,因为这种要求会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但是要是以上三个方面不合格,即使你的分数再高,也没有高校会录取你。
总之,高考体检很重要,这三个方面不合格,录取时可能会退档。
高考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明确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对“十三五”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实施意见》部署,我国高考改革2014年“拿图纸、出方案”,制订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
2015年“打基础、抓施工”,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并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
2016年迈入“调布局、克难点”的关口,科学实行“一纲多卷”,平稳完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通过加强法治化建设强化考试管理和秩序,进一步提升了全国高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外语“一年两考”即将在我国高考历史上首次实施。
从顶层设计上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好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并通过修订考试大纲、改进评分方式及评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
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一体”是总体框架,“四层”与“四翼”是“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
“四层”考查目标是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圈层环环相扣、层层叠加,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延的有机融合。
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第三圈层“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第四圈层“核心价值”的考查和引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四翼”考查要求是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结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四项要求,着重体现了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对未来发展所需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也集中体现了各类高校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共性需求。
“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总体上说“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凸显了高考的考试功能和考查理念,也将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使高考能够更好服务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主要任务和人才强国战略部署。注重协同推进,逐渐完善改革支撑体系
展望2017年,要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部署的改革任务,在重点推进高考评价体系建设的同时,体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三方面举措逐渐完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支撑体系。
第一,修订完善考试大纲,固化改革成果、彰显改革方向。考试大纲是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制定的,是高考命题的标准和依据。考试大纲修订的目的,一是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体现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进一步强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二是加强高考命题的标准建设,进一步密切高考测评标准与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突出高考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桥梁的功能;三是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和考试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完善考核目标的内涵,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适当调整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修订方向。新修订的考试大纲集中反映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立场,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评卷工作、成绩报告是高考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高考人才选拔要求得到贯彻,高考命题要有全局观,要渗透到考试的全过程。一是科学制定答案及评分参考。创新大型主观题的评分理念和技术,通过基于能力的评分方案设计,克服主观题评分的模糊性,提高能力考查的效果。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评卷工作的指导。完善评卷人员的培训机制,做好评分细则制订等工作的指导;及时收集学生的真实作答情况,利用好试题的各方面反馈信息。三是试点改革成绩报告方式,丰富报告的形式、内容和功能。试点建设考试评价信息服务平台,多维度为学生提供具有诊断和预测等功能的成绩报告,更好服务学生,为学校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于本次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和2021年高考体育考试科目及标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